新闻与活动 西湖新闻 遇见WeMeet

张力奋VS张岳西湖对谈:当张老师“相逢”在牛津
遇见WeMeet
徐珊 公共事务部 2020年12月14日
媒体联系 冯怡邮箱: fengyi@westlake.edu.cn
电话: +86-(0)571-85270350
公共事务部

在一所大学谈起另一所大学的点点滴滴,这样的对话,发生在最近一期WeMeet“张老师在牛津”讲座。

张力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之后赴英国莱斯特大学深造,获得传播学博士学位。在BBC、Financial Times从事新闻工作逾20年。21世纪初,回国创办FT中文网,担任创刊总编辑,后回母校任教。2017年应邀赴牛津大学担任访问学者。

张岳,西湖大学工学院终身副教授。200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获得学士学位,后赴牛津大学攻读硕士与博士学位。2010年3月至2012年6月,在剑桥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年7月至2018年8月在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担任助理教授。2018年9月全职加入西湖大学,担任终身副教授。

这两位“张老师”,尽管看起来专业背景并不相同,但其中却有相通之处——如果说张力奋老师是一位天生的文字工作者,研究领域为人工智能方向自然语言处理的张岳老师,同样也是一位“文字工作者”;而他俩又都在牛津大学度过了一段时光……因此,一场以语言为起点、以牛津为主轴的对话自此展开。

当天,身着一身休闲西装的张力奋老师造访西湖,在报告厅的舞台上,与担任嘉宾兼主持人的张岳老师相逢。前者思绪深沉、回忆厚重,后者言语诙谐、视角轻快;两人从不同的角度分享了他们对东西方大学教育的体悟,而台下沿着“英式”长桌坐定的同学们,也在这场对话中走入不一样的“世界”,托腮入迷。

我们撷取了对谈中有趣的小故事,下滑加入这场讨论吧。


【语言学习篇】

张力奋的“神秘”英语老师

在当天的WeMeet讲座和所著新书《牛津笔记》中,张力奋都提到了一位特别的英语老师:“我有一个校外的英语老师。当时,我英语不好,台湾一位博士生就推荐我说,我们宿舍旁边有一位英国怪老头Derek。当时我就觉得奇怪,好多人都推荐了这位老师,但是他们都不去学。但我也没有想太多,只要有人愿意教,我都愿意去。”

张力奋

后来,张力奋发现,这位老先生,具有“所有老师的缺点”——比如,他对学生不鼓励,他如果知道你这句话英文讲得不对,他就一遍、两遍、五遍、十遍,让你到讲对为止;他对文章的要求非常高,也帮张力奋改过博士论文,有时候张力奋觉得写得还行的文章,也被这位老师全改了;同时,这个老师还有点语言上的“殖民主义”,张力奋回忆:“(他觉得)你干嘛到英国来读书?到英国来读书,英文就应该讲得很好,否则的话,你回中国去。”

就这样,每个周三下午雷打不动,张力奋都会去这位古怪的老师家里学英文,一学就是三年。后来,进入BBC工作了的张力奋,收到了Derek去世的消息,也收到了老师留给自己的最后一份礼物——所有的字典。张力奋说:“这是我跟他学习的3年中,每个礼拜都要用的字典,大概有差不多20本。现在这些字典很多都在我复旦的办公室里。”

英国人的用语“艺术”

在进入BBC和Financial Times这类国际化媒体工作、成为以英文为工作语言的媒体人前,张力奋作为“英语不太好”的中国留学生,对“英语”也是“懵里懵懂”:“虽然我们是比较早期的留学生,但是要搞懂老师到底在说什么,也花了好多时间。”

张力奋就曾经发生过几次误解:“(老师)如果说:‘It’s very  interesting(我觉得你的论文很有趣)’,其实在英国英语的背景里,基本上就是说there's a lot of crap(内容很糟糕)。我刚开始作读书报告,我的老师就说:‘Listen,your English is a bit hard to follow(听着,你的英语有点难懂).’——开始的时候,我不太理解,以为真的是a little bit hard to follow(一点点难懂),但其实老师的意思是I totally cannot understand what you're talking about(我完全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如何修炼语言能力

在牛津期间,张力奋阅读到钱钟书的论文原稿,印象深刻:“当时是打字的稿件,你可以看到打了很多字后,钱钟书先生觉得仍然有些地方要修改,上面因此写了许许多多笔记。我觉得他的英文、他对语言修养的追求,都很了不得。”

我们该怎样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和品味?WeMeet现场,有观众提出了这个问题。

张力奋分享了他的方法:“我对自己的语言,有过一段非常无助的时间,觉得我的语言无法帮助我思考。在这之后,我开始做很多我称之为‘语言素描’,或者‘语言速写’的练习,这个习惯已经保持了有大概30年。其实听上去,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事情。比如说我在坐地铁的时候,有时候就会做一个素描。我会关注坐在对面的人10分钟时间,非常快地记录下我所观察到的、也应该被记录的一些细节的东西。”他在现场布置了一道“题目”:“我对很多学生,会要求他们也做这样的练习。我们可以用最后的时间,看看如果要描述今天现场我们这群人,是what kind of crowd(怎样的一群人)。为什么这个crowd跟牛津的crowd不太一样?包括它的声音、它的色彩,你五官能够感受的东西……”


【牛津体验篇】

牛津掠影

张岳在牛津大学度过了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年华。回想起牛津,他是这样描述这座小城的:“牛津的街道上非常繁华,但你一旦跨进一个学院的门,大门一关,里面就非常安静。在(里面的)草坪上,你可以去读书、去思考问题。”

张岳

很安静、合适治学,这是他心中由“大师”们引领出来的大学应有的样子。张岳说,这样的氛围,他在西湖大学重新遇见了:“我刚来西湖大学时,在转塘晃。街上很安静,我觉得,这真是个做学问的地方。我们‘关起门’来做学问,有大片时间做学问,可以研究很多问题,幸福感暴涨。”

牛津大学图书馆

张岳对牛津大学的Bodleian图书馆印象深刻,那是一座有着宏伟外表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公共图书馆之一:“它是牛津的地标性建筑。在楼体地下两层里,有很多收藏的原版书籍。”

张力奋继而给大家讲述了一个他知晓的这座图书馆的“小秘密”:“我专门了解了一下,现在的藏书,其实绝大多数放在牛津外的仓库里。每天,会有4辆车在仓库和牛津间来回运输,把师生还的书入库、取出新借的书。尽管现在牛津馆藏现有的很多书籍,都有电子版本,但是工作人员告诉我,按现行的政策,他们依然会保留纸质版。所以这个图书馆的积累(馆藏)还是很了不得的一件事。”

英国买书记

五六年前,张力奋从伦敦的家里搬回了将近70箱书,其中有90%是旧书。买二手书籍的习惯是怎么形成的?张力奋如是说:“英国的书特别贵,哪怕就是一个soft copy(简装本),十几英磅、二十英磅是很普遍的。而英国又是一个旧书店特别多的国家,我就养成了买旧书的习惯。(我的旧书)每一本买回来都是有故事的,有的都是非常好的老版本,有些是18世纪、19世纪的。我还经常有一个习惯,一本好的书会买好多本,就想着送同学、送朋友。”


【留学经验篇】

选“名校”,还是选专业?

说起求学海外,究竟是侧重选择著名高校,还是优先考虑自己想读的专业?三十多年前,张力奋也曾经面临过这样的抉择。

当时,张力奋和同样获得中英友好奖学金(也称包玉刚奖学金,由包玉刚基金会、中国、英国三方出资建立)的同届学生们,一起在剑桥大学集训补习英文。许多同学跟英方奖学金委员争取去牛津、剑桥这样比手头offer更好的名校深造,并且成功了;而张力奋,却继续选择了录取他的莱斯特大学。尽管作出这个决定是出于对自己“英文不行”的考虑,回想起来,张力奋说:“这件事给了我最早的关于英国教育的朦胧理解。尽管许多中国学生觉得,我们一定要到最好的学校(读书)。但实际上,每个大学都有自己很好的专业。”


作为留学生,如何体验异国文化?

在海外读书,张力奋建议大家一定要体验他乡的风土人情,去尊重和热爱文化:“Try to embrace and immerse yourself (去拥抱文化,并沉浸其中).”在张力奋的心里,英国于他是有着很多美好记忆的第二故乡,为了感受当地的文化,他曾作过许多尝试。

张力奋在《牛津笔记》一书中记录了英国见闻

“虽然许多中国同学喜欢住在一起,节省住宿费和伙食费,但是我选择住在了学校里,这样我可以更好地了解英国人怎么生活。”在学业之外,“留学生”张力奋的活动很丰富——为了省钱,看过半价的半夜场电影,也会购买学生票去看戏剧。实在没钱了,就去中餐馆打工:“吃得又好,又不用自己做饭,晚上到了半夜,还可以带夜宵回家。”

为了了解英国的民生,1991年英国人口普查,张力奋还自愿报名成了普查员,走进了300户英国人的家,完成了调查……

在这一期的WeMeet讲座现场,我们也邀请到前来参与WeMeet的师生观众,回答一个问题:你心中的一流大学是怎样的?请列举三个关键词。

在最终收集到的“答卷”中,高频的是这些词:包容、多元、开放、平等、创新、一流、学术……

这是西湖人眼中的“一流大学”,而两位张老师两个小时的对谈,引发了大家关于中外教育的更多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