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活动 西湖新闻 大学新闻

我的“救命”老师,只比我大一岁
大学新闻
冯怡 公共事务部 2025年07月22日
媒体联系 张弛邮箱: media@westlake.edu.cn
电话: +86-(0)571-86886861
公共事务部

时间回到6月30日。

一个炎热的午后,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等16个国家的58名高中生抵达西湖大学云谷校区。他们在西湖大学国际高中生夏校报到,并领到了不同组别的科学任务,这是一场硬核的学习考验——

A、T、G、C

基因编辑的第一刀往哪里切?


怎么把奶茶里的柠檬酸

“变成”关节、耳朵、鼻子、皮肤?


做一条仿生机器鱼

怎么才能让它们在水里游起来?

至少,不沉下去……


怎么从“无”到“有”

构建结构和功能特定的纳米结构?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整天围着TA转。比起导师,TA成了他们紧紧抱住的“救命稻草”。

TA,Teaching Assistant,也就是“助教”。这些高中生的助教,是只比他们大了一两岁的西湖大学本科生。

胡烁怡(左四)


胡烁怡是西湖大学首届本科生,2022年入学。2023年暑假,西湖大学国际高中生夏校第一年举办时,她就主动报名当上了TA。

那些高中生的跃跃欲试,她再熟悉不过。

《生物学实验I》是生物科学专业的第一门实验课,有意向选择这个专业的本科生,入学后的第一个学期就能选修这门课。烁怡修完了这门课:“第一部分学的就是基因编辑,我当时的想法和他们差不多,‘一上来就学这么新(难)的技术吗’?”

尽管是“过来人”,胡烁怡还是为当好TA做了些准备。第一年上任前,她看了好几条讲解基因编辑的科普视频,必须是英文的,因为“会做实验是一回事,能把过程和原因讲清楚是一回事,用英文讲清楚又是另一回事”。

今年是烁怡第三年在生物组当TA。在此之前,她去杜克大学交流学习了一个学期。

“记得标记你的样品呀,除非你想要偷偷跟旁边一组交换一下……”她游走在一张张实验台之间,更加驾轻就熟,过去是字斟句酌地答疑,如今已经和这群外国学生开起了玩笑。

“他们一个比一个自信,我也自信起来。”烁怡说。


Joshua Cevey


生物组的TA每年都有两个,烁怡的搭档每年都不一样。她笑称自己是“老油条”了,但今年的新搭档“来势汹汹”。

Joshua Cevey是西湖大学2024级本科生,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州,刚刚读完大一。和烁怡一样,他也已经学过基因编辑这部分课程了。一到实验操作,这群年轻人就“Josh”“Josh”地向他求助。

“通常大一的学生进实验室的机会不多,但西湖大学要求本科生从入学起就接受科研实训,所以虽然我只比他们大了一两岁,但他们把我当‘老师’看了。”

Josh的确很像样。

有一次,Josh发现同学们总是在同一步计算上出错,便直接走到白板前,让大家“手上的实验先停一停”。紧接着,他在白板上一步步地演算,边算边讲解,这里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这里的顺序又为什么不能换。

问题很快得到解决。有同学忘记了,也只要一抬头,就能回想起来。

Joshua Cevey


这样的教学现场后来发生过好几次。

“Josh给我的启发很大。”烁怡说,“我之前以为,身为TA,我的工作就是在‘讲台下’辅导学生,而不是‘上讲台’去讲课,那是老师的工作。”

但Josh说,他从小到大都是这么学的,谁都可以去上面讲。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老师。来西湖之前,我还想象着能在擅长的科目上帮助同学,但中国的同学都太厉害了,我一度以为自己当不成老师了。”

Josh说,这次当TA的经历让他重拾信心,那些被注视的时刻给了他很大的成就感。“看起来我还挺适合当老师的,很庆幸暑假留在了这里。”


张正(左二)


还有张正,他是2023级本科生,大二升大三的暑假,第一次报名当了TA。

西湖大学本科生前两年主要是通识类课程,大二第一学期末选定专业。张正选了生物科学专业,却跨界到机械工程组当TA,他的TA“风格”是和高中生学员共进退。

“我在这里看到了不太一样的课堂,Suri和Kevin两个进度比较快的同学,会主动和我一起去指导其他同学;Gwenneth和Noel碰到了相似的问题,会一起讨论直到找出解决方案……”

机械工程组的科学任务,是制作一条仿生机器鱼,要求做完之后真的可以下水游起来。实验做到后半程出了一点bug,用同学自己的电脑上传代码,3个马达只有2个会动;用老师电脑上传代码,就一切正常。

要不全部用老师的电脑传?但问题出在哪里呢?

张正想知道“为什么”。

他和同学们一起把代码检查了一遍又一遍,想了很多办法,也求助了DeepSeek,最后发现是摄像头和马达在代码上冲突了。“将代码其中两行Channel_0,Timer_0改成Channel_1,Timer_1就解决了。”


本周一,一个同样炎热的午后,2025西湖大学国际高中生夏校结课了。

闭营仪式上,当一个个TA被念到名字,全场高中生爆发出热烈的欢呼,那是整个下午分贝最高的欢呼,比他们为自己庆祝“结业快乐”的欢呼还要热烈。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的TA,也在内心为他们鼓掌,因为这些被高中生紧紧抱住的“救命”老师,也在当TA的过程中收获了自己的成长。

胡烁怡明白了,“讲台”不是为谁所设,要学会跳出“固有框架”。

Joshua捡回了自信,他从同学们的结营作业中,再次理解“为人师”的力量。

张正在跨界教学中再次领悟到西湖一直强调的真谛:保持思考,学会合作,总能找到解题的方向。

胡烁怡开学就大四了,这一次是真的要和西湖的夏校说再见了。TA的接力棒,交给了Joshua,交给了张正,交给了更多西湖本科生——

在每年的夏天,和世界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