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活动 西湖新闻 人物故事

跳不好体操的法国老师说不好中国笑话
人物故事
沈是 公共事务部 2023年04月20日
媒体联系 张弛邮箱: zhangchi@westlake.edu.cn
电话: +86-(0)571-86886861
公共事务部
张浩成Thibaud(左)在西湖书院家宴上


    “过几天是惊蛰了。”等电梯的人群中传来一个带着北京味儿的声音。
    众人回头一看,是个高鼻深目的精神小伙。听说他是法国人,学生事务部新来的同事Thibaud,中文名叫张浩成。
    在法国流传着一个笑话,如果你问小学生,3加5等于多少,小学生不一定算得出来,但法国小学生一定知道,3加5等于5加3。法国是一个推崇数学的国度,相比算术,加法的交换律更接近数学的本质。
    张浩成就曾是这样一位法国小学生,他的爸爸是数学老师,但他发现自己的兴趣真的不是数学。2014年,他来到北京留学,留学期间利用假期满世界乱跑。他从小练习体操,拥有倒三角形身材,来中国本来想学汉语,但发现自己学语言特别快,“并不需要专门学”,就改学了经济。


张浩成 Thibaud

    来了中国后,张浩成发现在语言和交流上的天赋。法语练就的卷舌用在汉语里的儿话,那是相当丝滑。
    2021年,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毕业后,张浩成入职西湖大学学生事务部,成了一位和学生打交道的法国老师。2022年,西湖大学首届本科生开学,进入西湖书院学习,张浩成和同事一起主持了书院家宴。“大家好,我是张浩成,我的汉语比我的英语更好。”他这么开场。
    精通中文,喜欢和人聊天,在食堂和咖啡馆里常和人侃大山,因为经常组织学生交流活动,校园里常有他那倒三角的身影。


张浩成和西湖大学首届本科生一起

    后来,张浩成和同事们,干脆把办公位搬到了西湖书院一楼,先和本科生在物理空间上“拉近距离”。在国内,我们常常讨论“国际化”,但什么是“国际化”?面对这个问题,他愣了一下,然后笑着说:“在我们老家,就很国际化啊。”
    张浩成生长在法国东南部小城阿纳西,那里也有很多移民社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如何在同一个城市生活——不同文化的交织感,就是张浩成的日常。

    开始在北京留学的时候,这种交织更密集了。张浩成和中国学生一起上课,然后和其他留学生住宿在一起。他的室友是印度人,很多生活习惯上需要相互包容。比如冰箱,要考虑到室友的文化和信仰,有些食物是不能放进去的。
    世界本来就是流动和相互连接的,这一点,学经济的张浩成很明白。他硕士毕业论文,研究的是在疫情下的法国小商户,如何通过社交媒体、直播等手段拓展业务。这些数字经济在中国可能已经很发达了,但在法国,因为疫情,小商户需要建立新的连接。
    而张浩成在西湖大学的工作,本质上就是创造更多的交流。他组织不同国籍的教工和留学生来介绍自己的国家和文化,在这些沙龙中,他还会准备主题国家的美食。准备这些异国美食需要费一些精力,“好在中国啥都买得到”。
    “国际化不是西化,不是说讲英语就是国际化了。”张浩成说。在他看来,国际化不是一种主导模式,国际化是一种多元模式。这个学期,张浩成忙着为即将到来的国际本科留学生做准备,出生活指南手册,对接各种前期工作。作为曾经的留学生,张浩成很清楚留学生需要什么。最后,我问他,人们为什么要迁徙到另一个国度去学习和生活。
    “我也想问这个问题,”张浩成说,“可能人类本来就是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