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活动 西湖新闻 遇见WeMeet

一名心理学博士的“西湖”问答 | WeMeet⑧
遇见WeMeet
2019年12月13日
媒体联系 邮箱:
电话:


  “在一个有很多聪明人的场合,不能把自己当作主角,也不能把知识当作主角。那什么是主角呢?对话。”
  面对一屋子博士生,陈海贤说。
  陈海贤是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知名心理咨询师、畅销书《了不起的我》作者。作为“WeMeet遇见”西湖大学人文社科系列活动第八期的主讲人,他用对话的方式,与我们分享了多年来在心理学临床与研究中触及到的两个重要命题:关系和人的自我发展——
  探索未知,是西湖大学师生的科研日常。然而,我们是否停下来想过,我们拿什么去面对那茫茫的未知与不确定性?
  拿理想?拿勤奋?拿天赋?面对未知,我们是否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



  人生有所谓正确的选择吗?

  陈海贤:这个疑问其实就是你的答案,只是你不那么确信而已。当我们身处模糊之中,我们总是很想找到一个确定的答案,也总会通过各种途径去寻找这个答案。比如找工作,我会去问各种各样的人,怎样的工作好,去计算不同选择背后的收益哪个更大。这其实是我们想要一个确定感。
  人生真的有确定的答案吗?如果我说没有,也许太确定了,所以我只想让它停留在问题这儿。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在很多艰难选择面前,每一个选项背后都代表了不同的“你”。有一些“你”,因为你选了它,它会茁壮成长;有一些“你”,因为你没有选它,它就慢慢消亡了。你在思考时,不是去想哪个选择更有前途、更有经济利益,而是考虑你更愿意为哪个自我“站台”,这是你心里要做的选择。


  选择背后是许多个“我”,那该怎么选?
  陈海贤:
当我们做选择时,心里会有一个很弱的声音;你越觉得这个选项与周围的价值观不符,这个声音就越弱。可是你要仔细去听,不要轻易忽略它。因为常常这个声音代表跟你在价值观上、在某种精神层面上有更深的联系。
  这是一个很微妙的东西,可是我觉得是有的。你要选的选项,某些方面符合你对自我的期待,你更想成为它。
  举个例子,中年人的焦虑。当他想创业,周围可能会有很多声音告诉他,如果你失败了,你就变成了周围人的笑话,为什么不能像别人一样安安稳稳地生活呢?他们在告诉你,不要去走这条路,不要去踏向未知,因为也许你做不到。这些冲突的声音越大,他内心的声音也许越弱。可是假如仔细倾听自己内心那个微弱的声音,那才是他真正想成为的自己。只是他害怕,所以拼命想要忽略这个声音,告诉自己那不重要而已。


  怎样才能认识自我?
  陈海贤:
认识自我同样是人希望自己有一个确定性的心理倾向,这是认识自我的实质。可是,并没有真正哪一个确定的自我等着你认识。自我是怎么来的?自我是用选择不断塑造出来的,自我本身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20岁的时候,你对自我有一个认识;当你慢慢再走过一些路,对自我会又有一些新的认识,这是一个新的你。我今天坐在这里,对自我又有一个认识,也许过一段时间它又不一样了。我现在很欢迎这种不确定性。
  我做过很多事,大学老师、咨询、写书、跟一些很新潮的教育机构开发一些很奇怪的课程,也许有一天又有其他新鲜事物吸引我。人只要在发展,永远都会有新的不确定性进来。那些所谓「先了解自己的个性,再去找匹配的选择」的职业生涯规划,它只代表了你害怕不确定性的焦虑和想要寻求一种确定性的冲动,这是我们的思维误区。所以不要想着认识了自我,再去做决定。你的决定,就会成就你自己。


  怎么分辨什么是机会、什么是诱惑?
  陈海贤:
如果你在西湖大学,外面有一个工作机会,这时候那份工作叫诱惑;如果你在外面好好地工作,西湖大学告诉你来吧,这时候西湖大学是诱惑。人受自己所在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导致另一边的声音永远是很微弱的声音。
  可是,有些诱惑,慢慢会变成机会。你要看这个微小的声音怎么发展,我能不能给这个微小的声音一点更大的发展可能性。不确定性变化是逐渐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
  你可以选择一条很安稳的、很安全、很有序的道路。这条道路很好,你知道它的特点在哪里,但它可能会很乏味、很重复、没有什么变化;你也可以选择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但一定会面临很多焦虑和自我怀疑。在很多时候,这个挑战大过你的能力,你会不知所措。可是,它也可以是一个有意义的、有趣的人生,它会成就你的能力,它会带你去一个从来没有想到过的世界。


  这是一期特别的WeMeet,不仅仅是遇见嘉宾,也是遇见自己。这些问题,很难在课堂上获得答案,也很难在实验中得到结果。
  这也是我们开设人文社科系列活动的初衷。在挑战未知的同时,我们需要有与之匹配的强大的内心,才能成长为优秀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