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网站、位置和人员
电话: +86-(0)571-86886861 公共事务部
这是一场信息量很大的学术论坛。
它的名称直观地显示出主办者的雄心壮志:中德新能源、新材料及生物智造论坛。
参会者同样是重量级的:中德两国10位院士领衔,23家参会单位中,有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西湖大学、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勃兰登堡工业大学、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等中德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也有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德国MoSt2Energy有限公司等产业界代表。
西湖大学校园里的学术活动很多,但我们对这一场好奇的是:
为什么是“中德”?
“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智造”放在一起讨论,最终能聚焦什么?
让我们展开一场“顾名思义”的追问——这是一场怎样的论坛?
“中德”
这次论坛由中国化工学会、西湖大学、中国旅德学者化学化工学会以及德中科技联盟(SDUI)共同发起主办,也是中国化工学会和中国旅德学者化学化工学会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之后的首次双边学术活动。
中国化工学会荣誉理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资深委员曹湘洪是此次论坛的荣誉大会主席,他在致辞中阐释了“中德”论坛的意义。
“面向未来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智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在这三个领域,中德双方都拥有各自的技术积累和优势。”曹湘洪说,德国健全高效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体系、产业界与学术界紧密合作实现新技术落地的经验等,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作为大会主席之一,西湖大学合成生物学与生物智造中心创始主任曾安平,活跃在中德两国学术界——他是德国工程院第一位华人教授院士,2022年回国全职加入西湖大学,任合成生物学及生物工程讲席教授。
曾安平
论坛开幕式上,他用中文、德语两种他最熟悉的语言,欢迎远道而来的学者。
“今年是中德建交52周年,经过多方共同努力,这一横跨三大领域的国际论坛在今天成为可能,充分体现了在涉及碳中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紧密协作、深度合作的重要性。”曾安平说。
中国旅德学者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丁文进对“中德”的名词解释又更具体了一些。
“总部位于德国的国际化工巨头巴斯夫,早在1885年就进入了中国市场;中国企业最近几年也积极出海,宁德时代在德国建立的工厂已正式投产,这样的合作例子很多,也将越来越多。”丁文进期待在能源转型背景下,中德的化工产业升级和绿色低碳合作更为紧密。
“新能源”
能源需求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挑战。“新能源”,也因此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被寄予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厚望,是一条“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这是否意味着,电能是最具潜力的未来新能源代表?而电能,又将从哪里来呢?
孙丽丽
来自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丽丽,是一位炼化工程专家。她的报告以《加快绿色氢能与石化融合的创新发展》为主题,分享了当前新能源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绿色氢能与传统炼化工艺协同发展的技术创新路径。
与“新能源与石化产业协同发展”相比,来自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弗劳恩霍夫材料回收与资源策略研究所的德国工程院院士Anke Weidenkaff,正在探索一条更为“激进”的道路——如何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持续能源来替代化石燃料。
Anke Weidenkaff
这样的转变,必然需要建立一套全新的能源转换基础设施,这将依赖于大量新材料的使用。她提到拓扑绝缘体和量子材料等创新材料的潜力,认为这些材料可能在能源转换过程中表现得比传统材料更好。
“新材料”
能源之外,Anke Weidenkaff也在尝试用“新材料”解决“旧材料”带来的问题。
Anke Weidenkaff以塑料废物为例。从北极冰层到南极海滩,从珠穆朗玛峰到马里亚纳海沟,塑料污染的触角已经伸向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不仅破坏环境,还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Anke Weidenkaff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她领导的弗劳恩霍夫材料回收与资源策略研究所正在开发新材料,特别是可生物降解的塑料替代品,以减少对传统塑料的依赖。
“此外,通过创新的生产方法,我们甚至可以将塑料废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从而实现更可持续的材料生产。”Anke Weidenkaff强调,开发比现有材料更环保的新材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生物智造”
我们把“生物智造”的名词解释工作交给曾安平,这位在该领域深耕多年的科学家。他关于低碳生物智造的研究正是围绕“碳”展开的,他常常跟人讲,碳可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他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未来:在那里,二氧化碳不再是影响全球变暖的“问题”,而是变成了宝贵的资源。
通过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加持,二氧化碳有可能转化为液态的原料,再进一步生物转化变成蛋白质、淀粉、氨基酸等。而这些物质,都将构成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可以是食品,也可以是医药、布料、燃料、环保材料……包罗万象。
“从一碳到多碳的转化,不仅仅是科学上的突破,更是对整个生物智造行业的颠覆性变革。”曾安平说,在西湖大学,科学家们正在从原创性研究出发,通过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的结合,努力实现对生物智造过程有重大影响的工艺和产品的创新和优化。
“而这种创新,需要的是包括新能源、新材料在内的更多跨学科的合作。”
这也正是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智造”放在同一个论坛里讨论的原因所在。
正如前面三位领军学者所阐释的——“新能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领域,它的发展离不开“新材料”的支持;而“生物智造”正在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一方面探索“新材料”的更多可能,但过程中所需的能源消耗,需要“新能源”来满足。
这三个看上去相互独立的学科领域,实际上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此次论坛中的每一场学术分享与讨论,都反复印证着这一点。
论坛上讨论的,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智造的未来,更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未来。
最新资讯
大学新闻
大学新闻
大学新闻
大学新闻
我在西湖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