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活动 西湖新闻 大学新闻

愿今天成为光辉未来的起点丨380位博士生,欢迎你!
大学新闻
公共事务部 2023年08月20日
媒体联系 张弛邮箱: zhangchi@westlake.edu.cn
电话: +86-(0)571-86886861
公共事务部

人的一生何其漫长。在日复一日的旅程中,有平平无奇的一天,也有意义深远的一天。

对于380位“西湖七期”博士生新生来说,2023年8月20日,既是开学典礼举行的日子,也将因其特殊的意义,而成为最值得铭记的日子。

从今天起,他们将以“博士研究生”的身份,开启人生的新一段旅程。

他们的核心身份从知识的吸收者变成了创造者;同时,他们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所承载的人类对未来的期许,要比之前更多、更重。

但这场蜕变将不会孤独,他们选择了正在茁壮生长的西湖,选择了千百位在科研道路上奋进同路的师生伙伴,及由关爱与支持西湖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构成的西湖大家庭。

欢迎你们,一起加入西湖探索前人未达之境的征程!

讲席教授为每一位同学赠送新生礼物


数读“西湖七期”

“你好,同学,你叫什么名字?”

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样的对话会在西湖的校园里反复出现。

事实上,380人,是西湖大学创校以来,迄今迎来的人数最为壮大的一批新生。举办典礼的学术会堂的观众席,今天也热热闹闹地被这些崭新的面孔所迅速填满。

这些新同学是谁?



寄语“西湖七期”


延续西湖开学典礼的传统,这一天,也是西湖的师长、学长、西湖家人与新同学们的聚会。一段段真知灼见的寄语,道出了对同学们的炽热期待和真诚建议。


01

校长施一公说,作为未来科技变革的主导者之一,西湖大学的同学们需要思考,在大变革的时代究竟该何去何从——就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育的未来”报告中所抛出的问题,当我们展望2050年,我们应该继续做什么?我们应该抛弃什么?我们需要创新什么?他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亲爱的同学们,今后几年,将是你们快速掌握研究方法、创造科学奇迹的关键时期,今天正式踏入科学之门的你们,将会成长为雄心勃勃的青年科学家,作为未来的引领者,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复杂问题提供科学方案。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让我们把愿景与行动结合起来,一起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

首先,树立强烈的使命感。

人生于天地间,各有其责任。任何一个时代,在危难面前总有一些人愿意抛开个人安危,躬身入局、挺膺负责。法国哲学家蒙田说,“一个有使命感的生命,是人类最伟大的作品”。今天的你们,曾经幸运地成长在相对和平繁荣的年代,但目前的世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同学们应该认真地思考一下,面对这样一个多重危机交织的全球环境,面对阻碍人类进步的重重壁垒,每一个人如何找到自己的坐标?如何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树立强烈的使命感,才会有披荆斩棘、勇敢前行的勇气。

第二,形成融通的全球观。

中国改革开放40余年恢宏的发展在世界上是空前的,这个成功的背后我想与中华民族独有的特点和文化性格是分不开的。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经历了不断交汇、融合的过程,形成了极具包容性的民族文化,时至今日,“和而不同、周而不比”始终是中国与世界的相处之道。虽然当前全球化的进程受到很大的挫折,但从长远来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在你们当中,有46位同学直接来自于海外高校这本身就是全球化的一种体现。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多元文化相互切磋中主动拥抱全球化思维,一方面要学会从中国看世界,善于学习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客观地看待和认识自身与他国的先进及不足,在“知己”与“知彼”的基础上建立真正的自信;另一方面,还要懂得从世界看中国,通过了解世界他国与中国的不同,正确地认识中国的特色,在国际比较中掌握对地区、全球和跨文化议题的分析能力,真正地成为地球家园未来的主人。

第三,塑造卓越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塑造未来世界的决定性力量。今年恰是发现DNA双螺旋结构70周年,这一近代生命科学史最伟大的发现在分子水平上清晰地解释了生物遗传物质如何保存和传递信息。随后的几十年间,无数的新技术、新学科都在此基础上诞生,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因此发生着深刻的改变。正是前人的持续创造,带来了如今科学发展的一日千里,颠覆性技术的层出不穷。

你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得以看到前方更辽阔的天地,而你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向更高、更深、更远处探索!这个任务毫无疑问是艰巨的,西湖大学将全力帮助你们一起去完成。在这里,你们将在一批优秀导师的带领下,去接触最前沿的、跨学科的课程和研究项目,去体验在无尽的未知世界里自由探索的乐趣;我尤其想要告诉你们的是,学校非常重视以科学与人文、艺术的碰撞来激发想象力,无论是文学、历史,还是芭蕾舞、音乐剧等等,在西湖校园里你们将会与这些人类最成功的杰作不期而遇,催生科学创造的灵感,去领略神奇的景观。 

最后,还要富有宽厚的同理心。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由无数的个体构成,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存在,都应该被尊重。不同个体间的尊重与互助是全世界的共同价值,正所谓“理解别人远比审判别人更快乐”。但遗憾的是,我们在现实社会中依然时常会看到个体之间因根深蒂固的观念而怀有成见,因轻妄和偏执而预设立场,用二元对立的思维站在道德高处肆意批判,由此而引发了永不停歇的社会矛盾和冲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特别强调同理心的重要性。

何谓同理心?就是懂得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设身处地地理解、考虑问题,能够对别人的处境与思维角度感同身受。我们希望每一位西湖学子身体力行,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心怀善意地处理与周围世界的关系,为推动人类社会前进提供温暖的力量。 


02

今时,西湖大学到岗的博士生导师已超过200位。他们有的是学术领域中的领军人物,有的是学术赛道上的后起新星——但今时台上的师长,在彼时也是一名身处无涯学海中的学子,也曾经历过迷失和觉醒。

曾在加州理工学院求学、长期留美工作,又在两年前选择加入西湖大学的教授代表、理学院PI张鑫博士,分享了如何开启读博这场“探索未知的旅行”的经验。

首先,学会抛去优秀感。我的求学历程比较“折腾”,曾经多次切换赛道,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领域都学习过,经常要“白手起家”。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优秀”两个字抛在脑后,过去再美也只能证明过去。优秀,不应该是累赘,而是动力。我在加州理工读书的实验室,和当时的校长David Baltimore是同一个楼,他是大科学家,可他和他课题组的同学们依然非常努力、非常谦和,经常和我这个外行讨论课题,甚至向我请教问题。什么是优秀?真正的优秀就是抛去优秀感,能够清空自己,不断刷新自己,才可以走的更远。

然后,请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目的性不能太强,学会享受过程,你也许会收获惊喜。当你发现实验结果与假设无法对应时,当你遇到一些无法解释的奇怪现象时,不要焦虑,不要沮丧,而是去思考,尤其是和你研究的问题进行关联,和导师以及同学沟通,广开思路和言路,你也许会很快解开谜团,体会到打开未知世界的快乐。


03

回望三年前刚刚入学时,在校生代表、工学院博士生石鹏举犹然记得,他那时候的梦想,是当太阳能发电成为主要能源时,我们的环境能够变得更好、天空会更蓝——这样的初心,伴随他在西湖体味每一次成功与失败,也支撑着他一路坚定前进。

他相信,今天加入西湖的同学们,也如他当年一样,都怀揣着自己的理想而来;作为学长,他分享了几点他的心得。

理性认识科研生活,保持心态平和愉快。

科学研究是一段美妙的旅程,而其中的美妙之处通常要在经历失败之后才能真正体会。每当我开始一个新的课题时,我就告诉自己:要是失败20次能成功,那也算是很迅速了。回想起来,我的每一个课题都历经多次的失败和曲折,才最终找到正确的方向。我们都渴望成功,然而失败才是常态。因此,如果你的实验遭遇了失败,请告诉自己,没有比这更正常的了。不必因此沮丧,保持愉快和欢欣,有趣的点子常常在心态轻松的时刻迸发而出。

多追问“为什么”,洞察问题的本质。

刚进入实验室的时候,我思考问题往往是“浅尝辄止”。然而,我的导师时常连续追问我“为什么”,直到我完全无法回答为止。渐渐地,我也习惯性的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直到自己给不出解释。持续深入地追问“为什么”,能够帮助我触及研究的核心,并在逻辑纵深层面上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此外,对所使用的各种设备要有深入的理解。只有彻底明白设备运行的详细机理,才能正确解读数据所传达的真正含义,否则数据可能会误导我们。

合作与开放,加速我们的成长。

在我的研究课题中,一部分工作是与实验室的同学合作完成的。一些灵感常常在反复的讨论中诞生。我的研究是关于钙钛矿太阳电池,涉及材料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多个领域。实验室恰好有这三个学科的同学,与他们交流,我学到了很多原本未曾涉及的知识,弥补了我的不足。与他人合作,学习别人的专长,能够加速自己的进步。


04

为什么选择申请西湖大学?每一名同学,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

新生代表、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吴昊儒,追溯了她儿时由一本科普漫画书而对微生物与微观世界萌生好奇的经历。

“今天,我遵循自己的初心,走进西湖大学,迎接即将开始的博士生生涯。学术,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行,我们或许会迷失,或许会迷茫,但我相信,我们每一次的探索,都是通向真理的又一步。”吴昊儒分享了她第一次做科研的“失败史”,与同学们共勉。

2019年,我进入了南开大学药学院。非常有幸,我在大一时就进入实验室,开始接受病毒学相关科研培训,了解真正的科研实验室是如何运行的。在这里,我向师兄师姐们学习了丰富的实验技术,更早地培养和锻炼科研思维,搭建了自己的知识体系,我不断追寻那些散落的片段,试图组成完整的图画,去解释那些奇妙的自然现象。

同样在这里,我第一次体验了从事科研所需付出的艰辛。我的毕业设计是想借助蚊子肠道共生菌抑制登革病毒的感染,由于实验用到的母蚊子需要通过触角的细微区别进行手动分选。有一次挑了两笼4000多只蚊子,我从下午两点一直挑到晚上七八点。还有一次,因为消杀人员误喷杀虫剂,导致实验中养了一个多月的蚊子全部死光,我非常难过,却不得不立即从头再来。

坚守初心,砥砺前行,不墨守成规。没有人是天生适合做科研,所有的成功都是汗水与泪水不断挥洒的结果。


05

作为新中国第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捐赠人的慷慨支持。

校董代表、敦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施建军,到场见证了同学们博士生征程的起点,从“一位心系教育的民营企业负责人的角度”,带来了属于西湖家人的祝福与鼓励。

“每一届博士生都承载着国家的希望,人民的期盼,学校的期待和亲人的守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加倍努力,共同珍惜这所大学,呵护这所大学,为这所大学贡献自己的荣光。”他说。


06

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黄翔峰教授,浙江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夏群科教授,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焱教授,今天也出席了西湖人的这一场开学典礼。

黄翔峰教授和陈焱教授通过致辞送出了给新同学们博士生之路的祝福。



崭新的博士生生活业已翻开

再一次欢迎380位新同学


祝愿你们

在充满朝气与希望的校园里

创造奇迹


祝愿今天

成为你们光辉未来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