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活动 西湖新闻 大学新闻

《光明日报》四个视角解读:你好,西湖大学
2018年10月31日
媒体联系 冯怡邮箱: fengyi@westlake.edu.cn
电话: +86-(0)571-85270350
公共事务部

  
  近日,西湖大学成立大会在杭州举行,受到多家媒体关注,其中《光明日报》光明视野整版刊登了《你好,西湖大学》、《“最想做的事就是办一所大学”——对话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走在前人还未铺好的道路上》和《我在这里感受到了新鲜与真诚》四篇文章,分别从大学的视角,校长施一公的视角,教师蔡尚和学生秦申璐的视角解读西湖大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
  以下是10月23日《光明日报》关于西湖大学的报道。


  ◎内容来源:光明日报


  你好,西湖大学


  西湖大学云栖校区


  西湖大学的Happy Hour活动


  ”我们期望,十年、二十年之后,在浙江杭州,会有一所在世界上备受尊崇的新型高等学府。这里,将拥有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学家,培养最优秀的青年人才,从事最尖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科研教育体制机制,为中国的高科技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引擎和支撑,为世界文明作出无愧于中华民族的贡献。“
  中国,杭州,云栖小镇石龙山街18号。新校匾上四个烫金大字似乎余温犹存。10月20日,这里的“主人”——西湖大学正式成立。
  首任校长施一公说,“西湖大学为梦想而生”;中国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说它是“掌上、心中的明珠”;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说它是“我国走向教育强国的一次勇敢尝试”……
  20日,西湖大学隆重举行成立大会,5位诺贝尔奖得主、70余位国内外大学校长及代表、近百位捐赠人悉数到场。教育部为西湖大学成立发来的贺词中说,作为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高等学校,西湖大学的创办,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西湖大学的设立是社会力量举办研究型大学的积极探索,也是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积极行动。对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2015年3月11日,7位怀揣强国梦、教育情的倡议人向国家提交《关于试点创建新型民办研究性的大学的建议》到今天,1319个日月轮回,承载万千期待的西湖大学终于扬帆起航。


  一次求新: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

  初入西湖大学,你或许会恍然间画上一个问号:“这么小,这里是大学吗?”7栋方块楼围合而成的校区,一眼望得到头,楼内楼外“人烟稀少”。
  “我们不希望西湖大学‘大’。”施一公说得很笃定。
  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西湖大学从筹办之日起就为自己标注了这样的定位,这也是施一公反复提及的西湖大学“新”之所在。
  20日,施一公在西湖大学成立大会的致辞中说,“西湖大学希望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世界前沿科学技术的引领者”。
  2017年、2018年,西湖大学先后录取19名、120名博士研究生,以博士研究生培养为起点,西湖大学创造了中国高校从博士生再到本科生培养的先例。
  2016年起,通过8次全球人才招聘,先后从5000余名申请者中选聘68名PI(独立实验室负责人),这批创校教师分布在数学、物理、化学、工程、信息、生物、基础医学等学科领域。他们入主西湖大学的重要标准是,学术研究是否处于本领域的世界最前沿。正所谓让世界一流科学家,用一流科学研究支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执着于“小”,西湖大学坚持发展有限学科,聚焦科学技术。西湖大学副校长仇旻说,学校特别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强化基础研究,努力实现原始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大突破。据了解,在成立的前10年,西湖大学只设理学院、工学院、生命学院3个学院,今后将视情况发展人文社科等其他学科。
  据仇旻介绍,预计到2026年,西湖大学在校学生将达到5000人左右(其中研究生3000人,本科生2000人);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含讲席教授)人数300人;研究人员、教学人员、技术支撑人员、行政服务人员600人;博士后900人。力争经过10~15年的发展,部分学科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在基础科学研究、技术原始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作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贡献,成为一所设置合理、定位清晰、发展潜力强劲、社会声誉良好的新型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一项开创:基金会办大学

  西湖大学备受瞩目,其极具开创性的办学模式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两项前缀加持下的西湖大学创造了历史。
  在国内一流大学和研究院所工作多年,施一公和他的伙伴们感受到了公立大学的勃勃生机与长足进步。“与此同时,我们也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兼容并包、百花齐放的教育体制和科研模式。纵观世界近代科教发展史,民办大学由于其灵活多样而展示出巨大的实力;哈佛、耶鲁、普林斯顿、麻省理工等一批民办名校不仅培养出包括众多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一代代优秀学者,还成为科技密集型经济发展的引擎,在全球经济、科技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施一公说。
  “而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共有私立高等学校69所,上世纪50年代初逐渐都转为公立学校,此后30年没有民办高等教育。从80年代开始,民办高等教育逐渐恢复,近年来显著发展,正在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股重要力量。但比起同期的公立高等教育而言,民办高等教育仍然处在规模较小,发展不足的初期阶段,多为职业技术型,偏重于就业,相当一批民办高校是营利性的。”施一公说。
  “这个空白需要一代人携手迈出第一步去填补。”施一公语气坚定,2017年9月,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对非营利民办学校,国家给予同公办学校同等的土地、税收等支持和优惠政策。”政策利好给民办教育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契机,也为向着梦想进发的西湖大学注入了十足信心。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西湖大学的开创意义,还在于“基金会办大学”模式的落地。之前,中国大学以政府出资举办为主(事业单位性质),以市场出资举办为辅(营利性质),而西湖大学走出了第三条路。
  
  “我们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还不很足,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矛盾依然突出。仅有北大、清华等大学是远远不够的,还不能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中国需要更多、更好、更加多样化的世界一流大学。”对于西湖大学的办学模式,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给予肯定。
  据介绍,西湖大学的举办者是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从全球来看,这种模式并不鲜见,但在我国却是第一例。西湖教育基金会执行秘书长刘旻昊告诉记者,作为民办大学,西湖大学的核心机制是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最高决策机构是校董会。和现在的公立大学不同,西湖大学的资金来源有三块:第一块是政府的资助,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政府在土地拨划、校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都非常大;第二块是西湖教育基金会的捐赠,作为举办者,西湖教育基金会是主要的支持者,包括学校的运行经费、教师和职工的薪酬福利待遇等;第三块是竞争性科研经费。未来开始招收本科生后,也还会有一部分学费收入。
  刘旻昊透露,目前包括马化腾、王健林、王东辉、陈一丹、张磊等在内的协议捐赠额较大的创始捐赠人已有36位,而从普通公务员到小学生,来自社会各界的西湖大学捐赠人也已超过400位,截至今年9月底,西湖教育基金会协议捐赠额已超过35亿元人民币。


  一路追梦:未来可期,道阻且长

  “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致力于聚集一流师资,打造一流学科,培育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为建设长江教育创新带发挥积极作用,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积累经验,提供智慧。”对西湖大学的厚望,教育部在贺词中给予了鲜明表达。
  全新的西湖大学,将面临哪些挑战?梦想的航程,又将如何行稳致远?
  西湖教育基金会理事陈越光坦言,西湖大学的第一个挑战,是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集合起一流的队伍,建立高效、开放、能最大程度促进和保障教学和科研的制度。同时,如何实现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样一种新型社会力量办学的学校治理结构,如何体现党委会在政治上的保障和领导作用,也需要在未来进行探索创新。
  对于未来,施一公深知任重道远。他明确表示,西湖大学将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科技评价标准和现代大学管理机制的探索。“我们会虚心向海内外兄弟院校学习,借鉴世界一流大学成熟的经验;认真研判过去百年世界范围内大学创立的经验和教训,取其精华、回避陷阱。”
  施一公同时强调:“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是西湖大学最根本的任务。”为此,西湖大学计划在创建前6年(2016—2022),只致力于培养博士研究生,依托优秀师资培养一批敢为天下先的优秀青年科学家,挑战世界范围内的科学难题,不断推进人类的知识前沿。2022年,西湖大学将开始小规模本科生的培养。
  尤为引人注意的是,西湖大学提出将建设鼓励创新的学术评价体系。“无论是学术论文的数量和引用率,还是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都不会成为西湖大学学术评价的主要指标。”施一公说,在这里,对科学家的学术评价主要看其研究是否剑指相关领域的最前沿以及实质性进展。这种评价机制所催生的人文关怀和学术氛围,将成为西湖大学独特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最想做的事就是办一所大学”

  ——对话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
  ”我已过了知天命的年龄。前四十年,做了一件事——成家立业;又用了十年,做了第二件事——帮助我钟爱的母校清华大学迅速发展生命学科;完成这两件事,似乎都是为了第三件事,也是最大的事——创立西湖大学。“
  Q:你说“西湖大学是为梦想而生的大学”,此刻,梦想已初露峥嵘,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施一公:西湖大学来自社会,是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学。所以我特别想说,我们非常幸运,在这样一个新时代,有这样一个机会,创办这所大学,并得到包括政府、企业家、普通老百姓的全力支持。
  
  Q:你在致辞的最后说,“道阻且长,我们迎难而上”。你认为西湖大学要达成梦想,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施一公:西湖大学是一所新型大学,它自然会有很多困难。它就如同一个新生儿,从出生到学会走路,要跌很多跟头,有很多东西要学。处在学习的过程中,这本身就是一个困难,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
  
  而与“难”相比,我更想说的是,有太多的人根本无法用几行或一两页纸感谢完毕。就在两个月前,有一位普通公务员顺着西湖教育基金会的地址找到北京,详细了解了西湖大学的情况后,拿出一张工资借记卡刷掉了里面的全部金额。有国家重点支持,有全社会的理解、信任,我那点小难处,不值得说。
  
  Q:西湖大学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的、国家重点支持的非营利性大学,你怎么看待它所承担的历史使命?
  
  施一公:回答这个问题,我最想说的就是四个字——“任重道远”。因为我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而且剑指世界一流,我们的目标定得很高,能否实现?说实话,每天早晨起来,我们都会感到压力很大,但是更多的是动力。其实在西湖大学创办的这三年时间,我经常讲的一句话是,西湖大学走的每一步,都是扎扎实实的,没有一点点偏离我们的梦想。所以,请社会相信,西湖大学正在按照我们的既定目标脚踏实地地往前走。我相信,只要西湖大学能够顺利地走下去,中国大地上一定会有一批这样的大学,它们一定会与公立大学一起,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目标而共同奋斗。我们目标一致,都是为社会培养负责任、有担当的栋梁之材,而多元化的教育体系一定会更加有利于社会的创新、民族的进步,这一点正是西湖大学的历史责任。
  
  Q:你宣布,西湖大学将建设鼓励创新的学术评价体系,无论是学术论文的数量和引用率,还是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都不会成为西湖大学学术评价的主要指标。这样的勇气从何而来?
  
  施一公: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指挥棒,会引导学术机构乃至国家的学术评价、科技发展的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同时也陷入了过分看重数字等的怪圈。这个数字化的指标不是没有意义,但是过分强调,会把大家带到一个比较窄的路上,而不是把目光放到真正对社会的贡献、能解决什么问题、是否在科技前沿等方面上。在西湖大学,我们向捐赠人也向社会承诺,我们一定不会把这些指标作为学术判断的主要指标。我们希望以国际化的方式,比如由国际学术委员会、国内专家来评判,我们会看他的研究是否在国际前沿,如果在国际前沿,是否已经有一些突破。我们会有足够的耐心,只要方向对,宁愿让他花五年、十年时间孕育一个对人类社会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而不希望他花一两年时间就出一系列的文章。
  当然,一所大学一定要有社会影响。这种影响以我们对人类、对世界的科学重大发现来衡量。我们希望十年二十年之后回望西湖大学,世人会发现,西湖大学原来真的能够代表中国人的智力水平,把人类知识前沿往前推动了一些,又把这些知识成果转化为推动社会创新的产品或者企业。


  走在前人还未铺好的道路上

  作者:蔡尚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研究员
  成体干细胞与癌症干细胞实验室负责人


  蔡尚(左四)


  不知不觉自2017年年底正式入职西湖大学已将近一年时间,现在回想起来仍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科研工作者,参与、见证一个由社会力量兴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大学的诞生与成长,是何等幸事!
  正如我在接受聘书的回信中所说:“我对西湖大学的未来充满信心,满怀期待,我将为西湖大学奉献我最大的热忱、能力和精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这注定是人生的一次奇妙旅行!”
  我的“奇妙旅行”始于2017年5月第一次踏上西湖高等研究院(西湖大学前身)的园区。其时已是深夜,我隐约看到园区多数大楼还被包围在脚手架中。在行政大楼,我遇到了依然在办公室工作的李牮和任之老师。他们热情地忙上忙下帮我安顿。微信群里传来了后勤陈晶老师的消息:冰箱里有准备好的卤鸡蛋及其他食物,工作晚的老师同事可以充饥。这让刚下飞机饥肠辘辘的我感到一丝温暖。在后来的工作中,我知道,学校的各个行政部门都非常热情周到。王廷亮老师甚至病倒在工作中,变得身型消瘦。他们践行着崭新的服务理念,保障了学校内各项事务高效而灵活地运转。
  后来,我们开始规划实验室,我与连锋、洁敏戴着安全帽查看了满是脚手架的毛坯房。相信很少有PI(独立实验室负责人)会如此彻底从“零”开始。在短短几个月中,实验室就安装好了各种管道、线路、地皮,实验台入住,功能区分隔;在我的科研团队帮助下,我们很快建立了实验室的仪器及试剂系统,并组建完成了一个10人左右的团队。我们的平台建设也迅速推进,目前已基本成型。科研人员工作热火朝天,夜以继日,因为这里也寄托着他们的梦想。
  学校里让人印象深刻的活动是每周的午餐交流会。三个学院的PI大多会出席,大家轮流介绍自己的研究,话题包罗万象。有关于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衰老、癌症、神经疾病、心脏病等,也有关于高温超导、热电效应、量子力学、空间定位、机器人、人工智能等。这些领域外的高精尖的知识技术无不深刻撞击我们的思想,激发热烈的讨论,甚至争论。在这里,科学还原了它最纯净的样貌,科研品格成为每个人的唯一标识。短短几个月的交流,极大丰富了我们的知识量,促使我们努力探讨交叉学科研究的空间。
  与其他兄弟院校奋斗在第一线的同仁相比,我们同样拥有前行的动力和探索的勇气,勇攀高峰的豪情与脚踏实地的努力。所不同的是,我们走在一条前人还未铺好的道路上,需要更多的胆识与担当。
  曾经不断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回国,为什么选择这里?我也曾在一篇《海鸟》的小诗中问过自己“千里垂云翼,万丈掠惊涛。心怀逐日梦,云何向婵娟”。也许我们心中的“婵娟”就是简单而纯粹的科学信仰,倔强而独立的科研人格,以及难以言状却又清晰可见的朴素情怀。她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心中,引领我们圆一个美丽的西湖之梦。


  我在这里感受到了新鲜与真诚

  作者:秦申璐
  西湖大学2017级博士研究生


  秦申璐(左五)


  结缘西湖大学整整一周年,最好的时光和梦想聚焦在这新生的校园之上。
  记得去年4月28日微信朋友圈盛传的一条新闻,西湖大学的前身和筹建依托主体——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招收首批博士生。全新的办学理念,前沿的学科交叉,创新发展走向世界的探索,国内外顶尖的学术大咖,一切都深深地吸引了我,我毅然投出硕士毕业季的最后一份简历,也成就了我最终的选择。
  既见西湖,心向往之。入学面试时,发觉这所大学的追求早已体现在400多个优秀申请人的竞争中。在经历过导师见面会、面试、结果公布、联系导师、师生双向选择等一系列程序后,我很荣幸地成为这里的首批19位博士研究生——“西湖一期”中的一员。
  西湖之新:全新的办学模式,全新的学习体验。西湖的办学兼收国内外大学的优点,形成了自己的培养模式,而我则是直接受益者,感受颇深。学校倡导学科交叉,重视学术交流。自开学以来,每周都有来自世界名校的科学巨匠与我们分享科学前沿成果,开阔我们学术视野。同时,每月一次的全校师生的Happy Hour给我们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进行各个方向学术思维的碰撞。对于学生的培养,学校规定,学生可自主选择多位导师形成导师委员会共同指导。这样全方位的关注度,让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也带来了沉甸甸的责任感。
  西湖之真:年轻的PI(独立实验室负责人)们既是怀着满腔热情的造梦者,更是脚踏实地的播种人。初见我的导师吴连锋教授时,他对代谢性疾病的浓厚兴趣以及科研知识的渊博让我印象深刻。成为他的大弟子后,在他身上学到了更多对科学的敬畏之心,对科研的求真务实。对于学生的培养,年轻的PI们也可谓尽心竭力。每周一次固定的单独会面,每日向学生敞开的办公室大门,吴老师从不忽视学生的奇思妙想并且鼓励学生们大胆表达与交流。生活中的风趣健谈,科研中的一丝不苟,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一个科研工作者应该有的形象。
  一条新闻让我与西湖大学结缘,而在西湖的这一年,我见证了学校的飞速发展,也发现了自己的成长,感受到了新鲜,感受到了真诚,因为梦想引领着这片热土上的我们走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