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问委员会 大学新闻

寻找前进的力量丨西湖大学顾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杭州举行

  韩启德(左)和吴家玮(右)


  10月27日上午10点,香港科技大学创校校长吴家玮冒着细雨,快步走进西湖大学新建成的图书阅览室。此时,距离西湖大学顾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还有3个半小时,他是顾委会成员中最先到场的。
  一杯咖啡还没喝完,中科院院士、生物物理研究所王志珍研究员,中科院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赵忠贤教授,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前校长陈佳洱教授,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美国莱斯大学校长David W. Leebron,中科院院士、前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韩启德教授,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国杜克大学王小凡教授等其他顾问委员会成员,也先后抵达。同行的还有大会特邀嘉宾,教育部原副部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鲁昕。
  一周前的2019年10月20日,是西湖大学举行成立大会一周年的日子。按照中国的传统,人们会以一些特别的仪式庆生。但西湖大学这场“仪式”,没有红地毯、没有镁光灯,顾问委员会成员、特邀嘉宾、学校校务会成员和学校所有行政部门负责人围坐一圈,静下心来讨论一件事:对标世界一流,哪些我们做到了?哪些还需要迎头赶上?



  过去一年,西湖大学发展很快。截至目前,已与105位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人才签约,招收了三期博士生共334人,成功申报两个省重点实验室,五大科研平台全部启用,“学科交叉”的科研氛围正在形成……
  施一公校长分别从外部支持格局、师资力量、学生、科研、校园建设和规划五个方面,一一做了汇报。
  这些数据和成果,让顾问委员会的成员们眼前一亮,但往前看,“西湖大学怎么继续向前探索,怎么把科教改革试点向前推进,这是我们最大的挑战”,施一公说。




  关于教师——

  顾问委员会成员王小凡教授对西湖大学的师资力量印象深刻。今年6月,他受邀参加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咨询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听取了17位年轻PI的全英文报告,非常感慨。他在当天的会议中向其他顾问报告了自己的感受:“每一个人都讲得很好!”
  赵忠贤教授直白地表示,施一公校长领衔的西湖大学这支团队,搞科研他很放心,但他提醒说,在招聘具有较高学术造诣或学术潜力的领军人才和青年科学家时,除了考察他们的学术和科研能力之外,一定不能忘记对人格、师德的考验。“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榜样,做人做学问,都得是好样的才行。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将影响西湖大学的学生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当西湖大学的毕业生走上社会,他们做了什么、贡献了什么,这才是对办学成功与否的最大考验。
  韩启德教授对此也深以为然。“从长远办学来讲,教师对教育有没有热情,对学生培养有没有责任感,乃至于他的基本素养等,应有更全面的要求。”


  从左至右:陈佳洱、韩启德、王志珍、赵忠贤


  鲁昕


  关于人文教育——

  施一公校长在汇报中提到,西湖大学通过学术交叉午餐会、News & Ideas这类学术活动,已经营造出具有西湖特色的学术文化。但一所科技类院校不能缺少人文教育,没有文化就没有底蕴。
  曾在教育部工作多年的特邀嘉宾鲁昕认为:“对以工科为主的大学,人文教育也非常重要,应该有艺术研究院、艺术学院,形成一个艺术氛围。”她说,这既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需要,也能通过艺术氛围的打造提升学生的幸福感。
  同样,在85岁高龄的北大老校长陈佳洱眼里,文化的作用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作为西湖大学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7月的学校务虚会、8月的开学典礼、10月的校董会、及至此次顾问委员会,他一场不落。陈佳洱说,文化对一个学校的品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西湖大学在“求知、探索、厚德、担当”的基础上,凝练出属于自己的文化和传统。
  王志珍教授则建议,不管面向国内学生,还是面向国际生,西湖大学都有必要开设高水平的中国文化课程。


  David W. Leebron


  关于国际化——

  不远万里赶来的美国莱斯大学校长David W. Leebron,听到西湖大学正在筹划招收本科生后,立即给出六点建议,包括教学质量、师生关系、办学特色、社会资源、职业规划等多个方面。他特别回应了施一公关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构想:“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但大学在国际交流中是能起到非常独特的作用的,我们应该发挥好大学的作用,加强中美双边交流。”
  此外,关于如何规划本科生的培养体系,如何约束和规范学术道德,如何筹资等问题,顾问委员会的专家们也各抒己见,积极出谋划策,甚至对本科生授课时用中文还是英文这个问题,也讨论了很久。



  持续数小时的讨论,有理性、中肯的建议,有及时、善意的提醒,也有坦率、尖锐的意见。这些都是推动西湖大学继续前行的力量,也是西湖大学继续成长需要汲取的养分。正如韩启德在会议最后所说,“我们为之努力的,是一项充满挑战但又令人兴奋的事业,要敢于突破,更要守住底线,不要着急。”


  【会场原声】

  陈佳洱:我在英国牛津的时候,觉得英国人怎么那么松散,早上9点钟上班,10点半就茶歇,午饭一个小时,下午3点半又茶歇。后来仔细一了解,发现他们无论何时都把develop ideas放在第一位。我们做科研,有新的发现、新的思路、新的方向,才是最有价值的。
  David W. Leebron:西湖大学要凭借过硬的教学质量,以及与其他名校相比具有差异化的特色来赢得口碑和声誉。
  韩启德:对于西湖大学来讲,最关键的是要在某些关键地方有所突破。
  鲁昕:国家要发展,要做创新型国家,高等教育的问题必须解决,不解决不行。西湖大学的使命是要去破解高等教育的难点、堵点,走出一条可复制的道路。
  吴家玮:如果一切顺风顺水,那么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现在有挑战,才是令人兴奋的。
  王小凡:上次参加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术咨询委员会会议,发现一共有10位以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到场,而且都是活跃在科研一线的院士,他们完整地听了17场学术报告,还参与讨论,说明学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
  王志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高科技,高科技要靠人才,主要靠年轻人、靠后辈力量,所以西湖大学在做的事是很好的。
  赵忠贤:对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强调学术自由和批判性的思维,我觉得这是很对的;但在培养人的问题上,我认为应该更强调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