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活动 西湖新闻 遇见WeMeet

“屎尿屁”与科学家
遇见WeMeet
沈是 公共事务部 2023年06月30日
媒体联系 张弛邮箱: zhangchi@westlake.edu.cn
电话: +86-(0)571-86886861
公共事务部
    “如果不想浪费水,还有另外的方法。我在台湾的时候,我的阿嫲(祖母)早上会喝自己的尿,她说会帮助消化。”胡立德说。
    现场的气氛有点凝固,大家在等着另外两位怎么接话。
    6月13日晚,第41期“WeMeet遇见”上,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胡立德,科普作家、物理学博士李剑龙两位作为演讲嘉宾,西湖大学材料科学讲席教授黄嘉兴主持,三个人一起聊科学和科普。
    “浙江东阳有一种茶叶蛋,用童子尿煮的,很有名。”李剑龙很快把话接过。大家笑了,松了一口气。
    也许是拿了两次“搞笑诺贝尔奖”,很多人以为胡立德只是一个“搞笑”的科学家,但不知道他是生物力学领域的领军学者之一,所在的佐治亚理工学院(GT)与麻省理工学院(MIT)、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并称为美国三大理工学院。
    我们总把科学比喻成殿堂,比喻成山峰,高高在上,甚至高不可攀。但听了这一期WeMeet遇见,大笑之后,你会发现,科学没有那么难懂,科学就在身边。
    而为什么科学家要研究屎尿屁?甚至连文学家也有这嗜好,从《西游记》到《红楼梦》,为什么也要在屎尿屁上大做文章?且听本回分解。


西湖大学第41期WeMeet遇见
左起:黄嘉兴、胡立德、李剑龙


#01


    “在美国福克斯电台会有一个电视节目,每一年会选20个科学家,认为他们的研究最浪费美国的钱,而我占了3个。今天我想告诉大家我怎么浪费美国的钱。”胡立德的开场就引来一阵笑声。
    他后来还专门写了一本书 How to Walk on Water and Climb up Walls 《如何在水上漂、在壁上爬:动物运动和未来机器人》来回应,向公众普及仿生学的魅力和价值。
    在演讲现场,胡教授,他,拿出了一坨,粑粑。
    这是一坨澳洲袋熊的屎,被透明的材料封装好,宛若一个水晶盒子里的艺术品。这坨屎极具个性,长得方方正正。


胡教授和他的屎,不,他研究的屎


    一只成年袋熊一天可以大概拉出100颗方形粑粑,他们习惯于把屎堆积到高处,方形有利于堆积,不太会滚落,袋熊们就这样每天快乐地玩着“俄罗斯方块”。
    澳洲本地人误传它们有方形的肛门,直到胡立德团队解剖了两只因车祸丧生的袋熊,发现它们的肠道呈四棱状,四个角和中间部分的弹性有差别。
    “很多人认为这个肠子每个地方是一样的弹性,但是这个肠子有一根线,这个厚一点的东西会帮助这个肠子形成方形的形状。”胡立德展示着袋熊的解剖图片。
    胡立德让大家拿着袋熊便便一个个传看观察。黄嘉兴作为主持人问他,你怎么能够带着这些便便,穿梭于世界各地的海关。
    “海关喜欢听科学家讲故事,因为他们的工作太无聊了。”胡立德说。


传递中的袋熊便便

    为了研究便便,团队弄来了一个大冰箱来装他们的“研究材料”。胡力德研究的这门学科,叫生物力学,看似这些研究荒诞不经,但其实背后有非常严谨的过程,常常一个数学模型就要写上十几页。
    两年后,在袋熊解剖研究的基础上,他们又给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研究,通过肌肉和组织层的厚度对比,他们建立了一个二维数学模型来模拟消化过程。结果发现袋熊有独特的肠胃蠕动方式,相比其他哺乳动物肠道同一方向上的波浪式蠕动,袋熊的肠道还会不规则收缩。
    所以,“屎学家”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理解消化和环境的关系,包括粪便和肠道健康的关系。
    “我们身边有很多司空见惯的东西,但不等于我们懂它们的机制。”胡立德说。他的研究灵感,大部分来自于自己的生活。
    胡立德第一次见到太太的时候,她正带着前男友送的情人节礼物——一只咖啡色的贵宾犬。他和它,虽相互看不上,但它的甩水能力已经让胡立德陷入沉思。胡立德后来研究了动物甩水的效率,再延伸到洗衣机如何更高效甩干衣服。
    后来儿子出生了,换尿布时一个措手不及,儿子就开始尿了,绝望中胡立德开始数数,差不多尿了21秒。胡立德就好奇,儿子尿尿的时间,和自己差不多嘛,但老子和儿子的体型差别那么大。第二天,研究团队就去动物园观察动物们尿尿了。他们发现了膀胱、尿道、和排尿速率的关系,为泌尿诊断提供了参考。
    胡立德调侃自己,这项研究“没有竞争”,因为没有人会愿意去拍大象尿尿。
    还有一天,胡立德抱着娃坐在家门口安静地看雨,儿子的哭声打破了这份美好,原来是被蚊子咬了。蚊子为什么可以穿越密集雨滴而不被砸死呢?一滴雨水砸到蚊子,相当于一辆甲壳虫汽车砸到人类。结果发现了蚊子像太极禅师一样躲雨,蚊子会顺着高速的雨滴而运动。这项研究,帮助改进了微型飞行器。

#02



李剑龙

    现场另一位嘉宾,科普作家李剑龙,他的工作,和胡立德有很大相似,都是“先发笑,再思考”。随便看看李剑龙的两本书名,就有点喷饭的意思——《动物大爆炸》、《这屁股我不要了》。
    但李剑龙提到一个让他非常吃惊的事情,一所名牌高校的老师,有一天对他说,现在学生的厌学情绪很严重。李剑龙说,你们都是这么好的大学了,怎么会这样。
    李剑龙分析说,也许是因为,在过往的学习中,学生并没有体会到探索和学习的乐趣。胡立德也深有体会,“我看到很多学生,有人接受了最好的科学教育,而且很聪明,但很可惜他们并没有爱上科学,后来也都不再追求科学了。”胡立德说。
    李剑龙的工作,就是“让天下没有难学的知识”。
    “孩子4岁,英语词汇量只有1500左右,是不是不太够?有人回答说,在美国肯定够了,海淀肯定是不够。很多偏远山区的小学,没有条件让小朋友见超导材料,和院士、奥运冠军近距离接触,大家学的东西都是教科书的那点东西。仅仅靠国家提供的公共服务,想让小孩子长到20年以后干出比现在还要多的GDP,目前来讲我认为这件事情是值得探讨的。”李剑龙说。
    李剑龙给出的方法,是让孩子们能从日常和身边的角度来理解科学。比如浮力公式,你把它背下来其实很容易,但你这样你就失去理解这个公式的可能。李剑龙会把浮力公式的影响因素拆分成各种好玩的场景
    “一只牛去潜水,突然肚子胀气,鼓了起来,也更容易浮起来。体积增大后,他的浮力也会增加
    “一个骗子收钱教游泳,教了一天没有学会,最后说换一个地方,最后大家都会游泳了,因为换的这个地方叫做死海。液体密度变大了,浮力也会变大。”
    “有一个电影,一个人在飞船里游泳,突然飞船重力装置坏掉了,那个人困在水里差点把自己淹死,直到装置突然又好了,才自己从水里浮上来。失重状态下不会产生浮力,浮力和重力加速度有关。”

#03


    在现场,两位工科教授,一位科普博士,三个人在一起聊天,你会感受到科学家们的“思路清奇”,不给观众留尿点。
   胡立德:你的名字为什么是李剑龙?
    李剑龙:我问过我爸爸,他认为剑和龙是很好的寓意,但是后来才发现这是一种食草恐龙,他一开始是不知道的。
   胡立德:剑龙的脑袋特别小。
    李剑龙:对,剑龙的臀部还有一个巨大的神经节,有人怀疑那个地方也能够变成大脑的作用,屁股上还有一个脑袋。
  胡立德:两个比一个好。


胡立德随手撕开一张纸,演示流体力学

    李剑龙的科普工作,也绕不开“屎尿屁”。在他工作室出版的《有本事来吃我啊》里,介绍了一种叫耶屁布甲的昆虫,它的绝活是可以放出96度高温的屁,有实验证实过,即便被蟾蜍吞食1小时40分,耶屁布甲还能在里边放屁逃生。李剑龙总结说:
    “这屁真烫嘴啊。”
    在聊到胡立德关于猫舔毛为什么那么省水的研究时,黄嘉兴说人类洗澡的时候,大部分水是从体表流走浪费掉的,就好像农药喷洒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能提高农药在作物表面的停留,就可以减少大量的农药使用,从而保护环境。“真希望有一天,人类洗澡的时候,也可以像猫一样节水。”黄嘉兴说。胡立德一脸认真地补充:
    “你可以让你的猫舔你。”
    现场有一个观众提问:为什么窗外打雷下雨我能睡着,但一只蚊子的细微的嗡嗡声就可以让我失眠?胡立德回答说,你知道你被蚊子咬很痒,你很在意这个事情,打雷你不是很在意。然后,他给出了一个十分具体的建议:
    “你可以把闹钟设置成蚊子的声音。”
    聊到尿尿,胡立德说,其实也有例外,比如说狗狗就喜欢到处尿一点,时间就会变短。其实尿液中有比血液更多的小分子,承载着动物诸如性别、年龄、食物等等信息。李剑龙说,他们家是母狗,不喜欢用尿标记领地,但总是闻别的狗标记过的地方。家人就让他赶紧把狗拉开,李剑龙说:
    “你们不知道,它这是在刷朋友圈。”
    胡立德四年级时考入马里兰州的“天才班”,20多岁拿到博士学位时已经发过两篇Nature封面。读本科时,胡立德以为“几乎所有科学问题都有了答案”,到了博士,他才知道,大部分科学问题,还没有答案。李剑龙小时候在浙江的小县城长大,他很有好奇心,但想了解一个什么东西,总是很难找到资料。从浙江大学博士毕业后,他就开了科普工作室,他希望让知识的传递,变得更好玩,也更容易。
    胡立德读研究生的时候,一位密友因为科研压力而自杀,胡立德经历了一段灰暗的时间。走出来后,他看得更开了:
    “你还要能放声大笑,能喜欢上你所做的东西。”
    而“屎尿屁”正是对所谓“意义”的消解。文学家们深谙此道,同样引导人们大笑后重新思考。《西游记》里,孙悟空在佛祖手上的那一泡尿,《红楼梦》里,老奴焦大年轻时靠喝马尿,把主子从战场死人堆里背出来,老了破口大骂那些不肖子孙,被绑起来塞了一嘴马粪。焦大行伍出身,功劳赫赫,爱恨分明,他的一生,却是屎尿屁的一生。
    老辣的曹雪芹,还调皮地和《西游记》梦幻联动,让贵族老祖母贾母讲了一个屎尿屁笑话,喝了孙悟空猴尿的媳妇可以口齿伶俐,调侃了一把世俗能力超强的王熙凤。
    当你真正热爱的时候,你也许会放下一些包袱,放下一些束缚。“屎尿屁”只是占据了胡立德研究、李剑龙科普很小的一部分。只是面对自然现象的时候,“屎尿屁”不会成为他们好奇心的阻碍。就像黄嘉兴在主持时说:

    “科学有时候需要一点疯狂。”

    不管多搞笑,看起来多不正统,只要能够让人深思,能得到启发,就是好的研究。科学如此,文学如此。

嘉宾介绍

胡立德( David L . Hu ),佐治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和生物学教授、物理学兼职教授,生物力学领域的领军学者。胡立德教授致力于向公众普及科学研究的乐趣与意义,先后两次获得"搞笑诺贝尔奖"、三次获得"菠萝科学奖"。2016年,他发现自己的3项研究被一位参议员列入了"最浪费政府资金的20项科学研究",写了How to Walk on Water and Climb up Walls 这本书作为回应,向公众普及仿生学的魅力和价值。


李剑龙,浙江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菠萝科学奖策划人,谢耳朵漫画创始人。谢耳朵漫画以绘本、漫画和动画短片为载体,将前沿的科学知识融于有趣的小故事中;通过个性鲜明的人物的说与做,用浅显幽默的方式,将这些知识表现出来。代表作:《有本事来吃我呀》,《这屁股我不要了》,《新科技驾到》,《物理大爆炸》,《动物大爆炸》。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