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活动 西湖新闻 WeSalon

西湖大学“WeSalon”第三期:领略蛋白质组学的魅力
2019年03月30日
媒体联系 冯怡邮箱: fengyi@westlake.edu.cn
电话: +86-(0)571-85270350
公共事务部

  
  丰富的小吃、甜品、饮料,精美的实验室海报,留言板上贴满了五彩缤纷的便利贴,频频响起的热烈掌声,3月29日,在西湖大学“WeSalon”活动现场,近百名博士研究生簇拥在一楼学术报告厅,相互交流,增进了解,气氛轻松愉快。




  “博士生都是饥饿的,要吃好一些!”看着桌子上的小吃,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教授笑着说。他回忆了自己过往的博士求学生涯,并与在场的“西湖一期”、“西湖二期”分享了对科学研究的思考:“要想在科学研究上取得突破和成功,只有时间的付出和刻苦,是不够的,批判性思维是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我鼓励博士研究生都要有批判性思维,凡事都要想想为什么。”


  除了批判性的思维,施一公教授又给出了另外一个关键词:社会责任感。他勉励同学们说:“德才兼备德为先,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是西湖大学最根本的任务。优秀的青年科学家既要挑战世界范围内的科学难题,不断推进人类的知识前沿,也要增强社会责任感,要对国家和民族复兴做出自己的努力,保持对科学的敬畏、专注和进取。”



  “WeSalon”活动除了邀请施一公教授这样的大咖分享之外,还精心设置了Lab Show环节,西湖大学的实验室团队介绍自己的科学研究领域,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了解。本期走进的是生命科学学院的蛋白质组大数据实验室。“如果我们把生命比作宇宙,那么蛋白质就是浩瀚宇宙中的星球。在人体内,有可能存在超过18万种蛋白质,而这还只是种类,要算个数的话,人体内的蛋白质可以说是无穷无尽了。”2018级博士研究生梁潇说。


  人类的几乎所有生命活动都是由人体内的蛋白质执行的,检测生物体中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对探究生命活动的奥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郭天南实验室的目标就是把这些蛋白“一网打尽”,不仅要知道蛋白质的种类,还要研究清楚蛋白质的含量和相互关系。要同时研究如此之多的蛋白,郭天南实验室使用的是一件非常“称手”的工具,这就是质谱。梁潇说:“我们的日常工作就是将蛋白从细胞或者器官、组织中提取出来,然后送进质谱,得到数据后,再对数据进行分析。”




  伴着浓浓的咖啡香,在郭天南实验室的介绍海报前,来自不同学院、不同学科背景的师生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互动。郭天南团队的博士研究生孙耀庭还分享了郭天南课题组正在研究的课题——关于甲状腺结节的治疗。甲状腺结节是临床上常见的甲状腺疾病,约有30%结节的良恶性目前难以通过细胞病理学诊断,导致很多良性结节被手术切除,从而产生过度治疗。郭天南团队通过与新加坡的合作,分析了1000多个甲状腺肿瘤组织样品的蛋白质组,使用机器学习,找到了可以有效判断肿瘤良恶性的蛋白质标记物,在精准医疗方向又迈进了一步。


  郭天南团队的另一个研究方向是对结直肠癌的监测,这项是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郑树教授团队的研究生邵营宽、郑希、徐凯伦等合作进行的。邵营宽说:“这项研究期待改变肠癌只能通过不灵敏的粪便隐血或有创的肠镜进行检查的方式,能够寻找到更高效、便捷的途径。”




  参加活动的同学纷纷表示受益匪浅,“WeSalon”活动既帮助他们了解了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前沿,同时对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学科交叉探索产生了新的思考。


  (图:2018级博士研究生黄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