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活动 新闻与活动 新闻动态

为了可持续的水稻生产,中德专家共建全球研究网络
大学新闻
冯怡 公共事务部 2021年04月06日
媒体联系 张弛邮箱: zhangchi@westlake.edu.cn
电话: +86-(0)571-86886861
公共事务部

还记得那个想要保卫巧克力自由的PI吗?(点此复习

西湖大学可持续性、农业与技术实验室负责人、博导Thomas Wanger,最近组织了一场聚焦于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农业国际学术研讨会。

在这场以Sustainable Agriculture & Technology in the 21st Century(21世纪可持续农业与技术)为主题的研讨会上,来自中德两国的专家学者,分享了他们在粮食安全问题和水稻生产中的技术创新研究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

生物多样性非常高的山区稻田系统。

在怎么种好水稻这件事上,专家们的着眼点各不相同。

东北农业大学张忠学教授分享了不同水肥管理模式下寒地黑土区水稻种植的温室气体排放研究的主旨报告,提出协调水和氮肥资源利用,在未来广泛推广节水、肥料利用率高、增产、N2O减排的水氮管理技术模式。亥姆霍茨环境研究中心的Josef Settele提出了目前水稻种植中保护性生物防治的若干问题以及未来主要的解决方法,以维持健康的农田系统,实现水稻的可持续生产。

在水稻之上,不少参会专家还从更宏观的视角探讨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方向。

来自浙江大学的祝增荣教授指出,可持续农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是提高农业科技与人力资源投入,制定更适宜的农业政策推动适度规模经营、生态农场,研发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工程与技术。慕尼黑技术大学的Wolfgang Weisser教授阐述了智能技术提高农业可持续性的潜力与挑战。

向当地农业技术人员学习

粮食与农业,是一项关乎生活、关乎环境、又关乎社会经济利益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协同合作,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西湖大学工学院环境与资源分支的三位PI,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参与了此次主旨分享。Thomas Wanger博士分享了农业多样化策略在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以及产量等方面影响的研究;张羽中博士介绍了农业生产与全球甲烷排放的最新研究进展;鞠峰博士分享了利用土壤生物多样性提高农业系统可持续性的研究。

此外,在此次研讨会上,西交利物浦的邹怡博士、杭州师范大学的刘占宇副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的刘云慧副教授、浙江大学的求是讲席教授香广伦、西湖大学博士后Kevin Darras 、浙江大学的岑海燕研究员、河南农科院的王光华助理研究员、中国水稻研究所的王丹英研究员分别分享了他们的研究。

田埂种植蜜源植物吸引自然天敌,提高稻田生物多样性

组织这场研讨会的Thomas Wanger博士在会议尾声重点介绍了中国水稻研究平台(China Rice Network)。这是一个由与会的中国和国际专家共同组成的合作研究平台,由Thomas Wanger博士和他带领的可持续性、农业与技术实验室发起并成立,以多样化策略为切入点,在中国各地的研究基地开展工作,研究农业多样化策略对提高水稻生产的可持续性和韧性的潜力。

就在研讨会的第二天,中国水稻研究网络平台启动会在线顺利举行,启动会由Thomas Wanger主持。来自浙江大学、中国水稻研究所、东北农业大学、西安交通利物浦大学、杭州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河南农科院植保所、湖南农科院植保所、浙江湖州植保站、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了平台的启动与建设。 

如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在开场致辞中所言,农业,特别是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不仅仅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全球许多国家、甚至全人类共同面对的关键议题之一。

我们希望,以这次研讨会为起点,全球专家学者能够协同合作,共享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前沿技术与研究发现,共同直面并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环境与粮食安全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