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哲剑博士

Zhejian Ji, Ph.D.

蛋白质机器实验室

联系

邮箱: jizhejian[at]westlake.edu.cn

网站: https://jzj.lab.westlake.edu.cn

季哲剑博士

Zhejian Ji, Ph.D.

蛋白质机器实验室

联系

邮箱: jizhejian[at]westlake.edu.cn

网站: https://jzj.lab.westlake.edu.cn

“西湖大学聚集了一大批对科学和未知充满好奇的科研工作者;期待在西湖与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探索”

个人简介

季哲剑,201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并获理学学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并获得博士学位(导师于洪涛教授)。2017年起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开展博士后训练(导师Dr. Tom Rapoport),聚焦于以AAA家族ATP酶为代表的蛋白质机器,研究它们在蛋白质降解通路中的作用机制。获得Damon Runyon癌症研究基金会的博士后基金资助。迄今为止,季博士已在ScienceMolecularCelleLife等期刊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四篇,并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自费留学生奖、西南医学中心Nominata奖以及DamonRunyon博士后基金。季博士2023年初成立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

学术成果及研究方向

ATP是细胞的基本供能单元。正如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各类电器使用电力,细胞通过微小的蛋白质机器,利用水解ATP的能量,以维持胞内稳态以及完成各项细胞功能。AAA家族ATP酶是一类可以水解ATP并重塑底物分子的蛋白质机器。它们以其独特的底物分子重塑能力,广泛地参与到各类细胞通路中,包括蛋白质降解、囊泡运输、大分子复合物组装等。

根据其底物分子的种类,这个家族的ATP酶可以分为广谱型、特异型和孤儿型。其中,广谱型ATP酶能作用于多样化的底物,因而对胞内蛋白质稳态起重要调节作用。特异型ATP酶只作用于少数的底物分子,从而参与到特定的细胞通路中。而孤儿型ATP酶的底物仍有待研究。这些ATP酶如何识别并重塑不同底物分子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季博士在博士后期间的研究工作,阐释了一种称为Cdc48/p97的广谱型酶在泛素-蛋白酶体通路中的作用和机制。以此为基础,课题组未来将着眼于特异型和孤儿型ATP酶在细胞内的生理功能,如参与调控细胞骨架动态与核孔复合体组装的ATP酶,并以此为切入点,深入剖析细胞内大分子蛋白复合体的组装与调控通路,以及它们对细胞功能的影响。我们将结合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结构生物学等技术,以传统方法和前沿科技相结合,深入探索ATP酶对不同底物分子的作用机制。同时,课题组将致力于开发基于ATP酶的新一代靶向蛋白降解技术,推动蛋白质机器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开发应用。

更多信息请见实验室网站:https://jzj.lab.westlake.edu.cn

代表论文

(*co-first authors, #co-corresponding authors)

1. Zhejian Ji*#, Hao Li*, Daniele Peterle, Joao A. Paulo, Scott B. Ficarro, Thomas E. Wales, Jarrod A. Marto, Steven P. Gygi, John R. Engen, Tom A. Rapoport#. Translocation of polyubiquitinated protein substrates by the hexameric Cdc48 ATPase. (2022) Molecular Cell, 82(3):570-584.doi: 10.1016/j.molcel.2021.11.033.

2. Edward C. Twomey*, Zhejian Ji*, Thomas E. Wales, Nicholas O. Bodnar, Scott B. Ficarro, Jarrod A. Marto, John R. Engen, Tom A. Rapoport. Substrate processing by the Cdc48 ATPase complex is initiated by ubiquitin unfolding. (2019) Science, 365(6452):eaax1033. doi: 10.1126/science.aax1033.

3. Nicholas O. Bodnar, Kelly H. Kim, Zhejian Ji, Thomas E. Wales, Vladimir Svetlov, Evgeny Nudler, John R. Engen, Thomas Walz, Tom A. Rapoport. Structure of the Cdc48 ATPase with its ubiquitin-binding cofactor Ufd1-Npl4. (2018) 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 25(7):616-622. doi: 10.1038/s41594-018-0085-x.

4. Zhejian Ji*, Haishan Gao*, Luying Jia, Bing Li, Hongtao Yu. A sequential multi-target Mps1 phosphorylation cascade promotes spindle checkpoint signaling. (2017) eLife, 6:e22513. doi: 10.7554/eLife.22513.

5. Zhejian Ji, Haishan Gao, Hongtao Yu. Kinetochore attachment sensed by competitive Mps1 and microtubule binding to Ndc80C. (2015) Science, 348(6240):1260–1264. doi: 10.1126/science.aaa4029.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jizhejian[at]westlake.edu.cn

课题组致力于解析不同蛋白质机器在细胞中的生理功能。我们诚邀对此方向感兴趣的博士生、博士后以及其他研究系列人员加入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