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网站、位置和人员

搜索网站、位置和人员
认识世界是一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释并重构经验世界的过程。这种愿望好像城市里的人渴望逃离熙来攘往的环境,而到远方的高山上自由眺望。旅行者、画家、诗人和科学家皆是如此。
个人简介
刘鼎,河南郑州人,本科毕业于河南大学。博士毕业于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博士期间探究了“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编码的神经机制。随后赴哈佛大学Catherine Dulac和Nao Uchida实验室进行博士后训练,长期聚焦于解析“社交本能行为”的神经基础。曾获得吴瑞奖学金、中科院院长特别奖、HHMI Jane Coffin Childs Postdoctoral Fellowship等荣誉。将于2025年8月入职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组建“社交神经网络”实验室。
学术成果及研究方向
刘鼎博士先后在“学习记忆”和“社交本能行为”两个神经科学领域接受训练。“工作记忆”是大脑的重要认知功能,它负责对实时信息进行缓存和使用(比如交谈、阅读、心算)。刘鼎博士期间的工作,在小鼠模型上建立了新的“工作记忆”训练任务,发现了前额叶皮层处理工作记忆的动态变化机制(Liu et al., Science, 2014)。“社交需求”和“孤独感”是跨物种保守的本能,它是群居优势被自然选择的结果。刘鼎博后期间的工作,系统描述了社交隔离之后的“社交反弹”行为,发现了下丘脑控制社交稳态的神经元环路,并探索了触觉输入对缓解孤独的显著贡献(Liu et al., Nature, 2025)。
没有脱离大脑而独立存在的世界,神经活动重构了世界的样子,赋予了生命的意义。社交行为整合了从感觉到运动,从本能到学习,从情绪到记忆的各种脑功能,提供了一个精妙且稳定的信息处理系统。我们试图通过研究社交行为,发现神经网络在动态变化中的普遍组织原则与协调机制。我们倡导好奇心驱动的科研,试图打破旧的认知模式,充分融合“学习记忆”和“本能行为”研究领域的特长和方法,从新的视角理解大脑工作的基本原理。我们关心的问题包括:
1. 自然社交行为如何在脑中表征和处理?
2. 触觉输入如何影响社交行为?
3. 社交神经网络运行的基本单元和基本规律是什么?
4. 失重、晕车等平衡感知是如何在脑中编码的?
探索脑,是激动人心的旅程,让我们共赴人类最后的前沿!
代表论文
1. Liu Ding, Rahman M, Johnson A, Kimura I, Pena N, Talay M, Logeman B, Finkbeiner S, Choi S, Abdus-Saboor I, Ginty D, Uchida N, Uchida M, Dulac C. (2025) A Hypothalamic Circuit Underlying the Dynamic Control of Social Homeostasis. Nature. (Link)
2. Osterhout JA, Kapoor V, Eichhorn, SW, Vaughn E, Moore JD, Liu Ding, Lee D, DeNardo LA, Luo L, Zhuang X, Dulac C. (2022) A preoptic neuronal population controls fever and appetite during sickness. Nature (Link)
3. Liu Ding*, Gu X*, Zhu J*, Zhang X, Han Z, Yan W, Cheng Q, Hao J, Fan H, Hou R, Chen Z, Chen Y, Li CT. (2014) Medial prefrontal activity during delay period contributes to learning of a working memory task. Science. (*co-first authors) (Link)
视频访谈
1. 世界真实存在的证据(bilibili, TIANYU2FM-E082, Link)
2. 我们为什么感到孤独(bilibili, TIANYU2FM-E088, Link)
3. 人类演化的尽头在哪里(bilibili, TIANYU2FM-E121, Link)
联系方式
欢迎爱思考、对脑科学感兴趣的朋友加入我们!请直接发送申请至以上邮箱。我们正在招募科研助理、研究生、博士后、助理研究员等。我们的探索活动包括:文献阅读、深度思考与讨论,科学创意和表达,自动化行为训练平台搭建,在体钙成像和电生理信号采集和分析,动态神经网络信号的解析,基因和神经环路编辑等。我们不仅关心世界运行的基本规律,更倡导有生命力有烟火气的科研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