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活动 西湖新闻 人物故事

解锁新技能!西湖大学水上运动俱乐部“首战告捷”
人物故事
沈笑言 2020年12月02日
媒体联系 冯怡邮箱: fengyi@westlake.edu.cn
电话: +86-(0)571-85270350
公共事务部

近期,在2020“长三角之心”漾舟精英公开赛的赛场上,一群衣袖上印着显眼的“西湖大学”标志的运动员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他们称自己为“平均学历‘最高’、平均年龄最大的‘划水’团队”,但是成绩其实一点儿也不“水”,参加的多个项目纷纷摘得了好成绩:高校龙舟二等奖、高校龙板第四名、皮划艇女子8公里马拉松第八名,还有不少个人奖项……

这是西湖大学水上运动俱乐部第一次出战校外赛事。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支水上运动队成立的时间仅半月有余。在正式比赛前,他们只集中训练了四次,有大部分队员甚至没有水上运动的基础。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西湖大学水上运动俱乐部赛后合影


两天,从素未相识到“同舟共济”


西湖大学的参赛队伍由二十三名师生组成。

他们都来自西湖大学水上运动俱乐部,这是校内刚刚成立的一个社团。

2020级生科院的郭亚周是水上运动俱乐部的组织者。毕业于浙江大学,他曾是学校里的皮艇球队队长。来到西湖大学后,他发现这里还没有水上运动社团,不过身边有不少师生对这类运动感兴趣。于是,他萌生了在西湖大学成立水上运动俱乐部的想法。


郭亚周(左二)


俱乐部正式成立的契机来源于皮划艇世界冠军、现浙大水上运动中心主任许亚萍发来的一条消息。

“我曾经的教练许老师联系我,问我有没有兴趣带领西湖大学组队参加这场比赛,还有十几所长三角地区的知名高校也会参加。”

然而,距离比赛仅剩半个月,郭亚周一开始觉得并不现实。但让他完全没想到的是,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竟陆续有二十多位想加入俱乐部的师生找到了他。

他们之中,有的是在攀岩时与郭亚周认识的,有的是和跑团团友一起来的,也有人是通过校内的微信群了解到俱乐部的信息。

集体运动带来的凝聚力让彼此陌生的他们一下子熟络了起来——明明半个月来只见面了四次,却已有人开始“嫌弃”起队友,拍着对方的背“抱怨”道,“连约会都没有这么频繁!”


庆功宴


在西湖大学,像这样的团队还有很多。跑团、乒乓球队、羽毛球队……以体育为主题的社团阵容越来越壮大,这也是我们鼓励并倡导的一种西湖文化。

可能正是因为校园规模不大,在这里,你总能很容易地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或许来自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岗位,甚至是不同的国家,你们素不相识,却会因为共同的爱好和理想相聚于此。


十五天,“旱鸭子”变“水上大师”


用现在的一句流行语来形容参赛队员们的心路历程,就是“本以为自己是个青铜,没想到其实是个王者”。

“我们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真的算是一个奇迹。”回想起得知成绩的那一刻,许多参加了龙舟比赛的队员至今仍觉得不太真实。


队员们紧张地查看成绩中


毕竟,几乎所有人都是第一次接触龙舟,甚至有一大部分是“旱鸭子”,要从解决怕水的问题开始练习。

“我从小就在内陆生活,不会游泳,也很怕水,你知道我们队长是怎么训练我的吗?”来自2020级生科院的胡松神秘地卖了个关子。他说,“我直接被他推下了水!这其实算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落水。”

说到这儿,2020级工学院的颜俨又爆了一个更猛的“料”:“其实队长自己也不会游泳。不过有一次因为龙舟快翻了,他竟然主动跳下水,‘牺牲’了自己,‘救’了我们所有人。”


在西湖文体中心进行的日常训练

胡松(前排左一)



团队的力量!

这支水上运动队,至今从未翻过船。


类似于这样的“差一点翻船事件”,这些龙舟新手们在半个月左右的训练中,其实遇到过不少。但面对这些大大小小的“危机”,他们每一次都能发挥团队的力量,化险为夷。

队员们回忆道,在比赛开始的前一刻,他们仍在改变战术——现场一位专业人士指出,他们全程匀速划的方法并不科学,更好的应该是分起步、加速和长滑三个阶段去推进龙舟前行。

更糟糕的是,许多队员在前一天还参加了其他项目,甚至包括8km皮划艇马拉松。“在龙舟比赛的那一天,手臂累得根本抬不起来。”

然而,在坐上龙舟、和队员们一同举起船桨的那一刻,他们瞬间将手臂的酸痛抛到了脑后。每一个人都全神贯注,能听到和感受到的,只有船头传来的陌生节奏的鼓点,和团队里整齐划一的呼吸。

一抬、一落、一俯、一仰……一条龙舟十把桨,每一桨的每一次划动,都蕴含着一个人全身的力气。这些力气紧紧凝聚成一个整体,汇聚成了龙舟前行的动力。

就这样,哪怕运用的是初次尝试的战术,他们仍然凭借超高的团结与默契,成功地打破了自己的最好记录!



西湖大学水上运动俱乐部的第一块龙舟赛奖牌!


这支魄力非凡的队伍中,也有不少女生的身影。

来自2020级生科院的王艺清就是其中之一,她参加的是四人龙板项目,最终获得了高校组的第四名。


乘风破浪的姑娘们

王艺清(左一)


与常见的皮划艇、龙舟等坐着划船的项目不一样,这是一项对平衡力要求极高的运动,要求四名运动员同时站在一块细长的板上划船前行。

在这个项目的比赛里,有很多队伍都落水了,但是西湖大学龙板队没有一个人落水。

“谁能想到我们其实都是第一次摸龙板呢?”王艺清笑着说,语气里透出了点小自豪。


四人龙板比赛



如何速成“划水”?

西湖大学水上运动队有心得


你或许会问,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学会龙舟并达成默契,他们到底有什么秘诀?



日常训练花絮


来自黄晶实验室的博士后许柚认为,这可能是得益于他们高效的总结能力。“任何东西必然能得出一个可以让人快速接受的方法论。比如,龙舟虽然不难,但是要在短时间内划好,你还是得快速地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方法。”

“我觉得放松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一点。”队长郭亚周补充道,“我一开始建立俱乐部的初衷,就是想为校内的师生提供一个集娱乐、比赛和休闲为一体的社团,而不仅仅是为了竞技。”

“在西湖大学,很多实验室都是交叉学科的。哪怕在同一个实验室里,你对别人的领域也可能一窍不通。”颜俨来自工学院PI Thomas Cherico Wanger的实验室,“我觉得这培养了我们快速学习的能力。我们愿意承认‘我不会’,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高,也会很积极地去学习新事物。”


日常训练花絮


除此之外,如你所见,团结协作、直面未知、大胆尝试……他们一言一行中透露出的这些特质,都是这个问题的正解。

而这也是他们平时在科研的世界里乘风破浪的样子——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永远怀着一颗好奇而勇于尝试的心,更重要的是,时刻与伙伴们并肩前行。



期待在未来

看见更多西湖人乘风破浪



当被问到社团未来有什么计划和目标,他们毫不犹豫地立下了一个“flag”——拿到高校中的第一名!

不过,郭亚周说,“比赛时最重要的其实是体现体育精神,挑战‘更快、更高、更强’,而不是说一定要战胜别人。”他说的这番话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鸣。


比赛花絮


他们认为最宝贵的东西,并不是成绩,而是他们赋予在每一次挥臂、每一句口号和每一个鼓点中的热忱、团结与凝聚力。

“和单人的项目比起来,像龙舟这样的团体运动的最大特点,就是我们能够形成一个团队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让每个人在训练和比赛时,都特别特别开心!当龙舟开始往前走、大家劲往一处使的时候,感觉实在是太棒了!”回想起和大家一起训练时的那股兴奋劲儿,颜俨一连用了好几个“特别”。

有几个人,就有几倍的快乐!

而这,正是龙舟的魅力所在,正是团队协作的魅力所在!


比赛中认识了新朋友

颜俨(左一)


另外,郭亚周说,这次比赛,他们还交到了很多朋友。“同济大学在赛后送了我们一份他们学校的纪念品。未来去参加比赛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带上几份西湖大学的纪念品,一方面可以向别人介绍自己,另一方面也可以结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

解锁了水上运动这项新技能,所有队员都非常兴奋。不过,更令他们开心的是,这次比赛让更多人知道了西湖大学,让更多人看到了西湖人的风采。



附:本次参赛人员名单

白惠茹

学生/博士生

生物学

郭亚周

学生/博士生

生物学

何艺涛

学生/博士生

生物学

胡松

学生/博士生

生物学

李之清

学生/博士生

生物学

钱程

学生/博士生

生物学

沈继开

学生/博士生

生物学

王艺清

学生/博士生

生物学

胡逸豪

学生/博士生

物理学

仁天华

学生/博士生

材料科学与工程

刘子寒

学生/博士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刘梓丞

学生/博士生

电子科学与技术

吴立荣

学生/博士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颜俨

学生/博士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尤佳

副研究员/博士

生物学

许柚

博士后

生物学

徐罗娜

教工/博士

植物病理学

朱星屹

行政助理/硕士

国际工商管理

朱欢

行政助理/硕士

翻译

陈慧

科研助理/硕士

生物学

马思骐

科研助理/硕士

电子科学与技术-

方金安

科研助理/硕士

中药学

钮绘霖

访问学生/本科

生物学